核心阅读:7月至9月,河南全省出现13次较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尤其是“7·20”极端暴雨,造成郑州等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河南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汛情、疫情带来的双重影响,心怀“国之大者”,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

  高铁驶入河南,手机上跳出一条短信——“暴雨无情,人间有爱,灾后重建,共抗疫情。”

  寥寥数字,道出两个多月来这片土地多舛的经历。

  近3个月来,13次较大范围强降水接踵而至,把中原大地浇得喘不过气;中途,疫情又横插一脚,打乱人们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新一轮汛情的脚步。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个夏天赋予了这句话更复杂而沉重的意味——看啊,这大半部由风雨写就、更被风雨翻开又一页的《河南》,字里行间浓缩着中国人与天灾博弈时一脉相承的勇毅与不屈。

  其中一笔,当之无愧,属于气象。

  补天歌

  河南的历史里,贯穿着人与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人和水。而这其中,今年7月又注定是被历史深深折起的一页。

  它总是勾连起属于河南的独有记忆——

  57岁的新乡市气象局局长申安喜蹚着齐腰深的水去参加防汛调度会议时,想起2016年7月19日暴雨倾城的安阳。当时作为安阳市气象局局长的他也是这样两头奔忙,不是在冒雨赶去防汛指挥部的路上,就是坐镇气象局,一熬就是一个大夜。“7·19”,刻在他脑海里的不仅是三个数字,更是三条铁律——递进式服务、守住山区和及时发声。

  回望历史深处的那些关于水灾的描述:“平地水深二丈”“关市几没”……如今,也是“大雨成灾”,但幸而党旗所在即是民心所向——甚至不需要一声令下,已经有数不清的人力、物力、关怀和鼓励逆着洪流汇聚于此,守护“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被唤起的还有更久远的传说——当目之所及、一片泽国,当电断了、网没了、通信信号时有时无,现代文明几乎“瘫痪”,就仿佛一夜回到华夏文明的开端——洪水滔天,大禹窃息壤治水;天柱摧折,女娲炼彩石补天。

  这是河南乃至中国人对于水患最初也最直白的想象。

  但在中国人的故事里,没有神,没有神眷者,有的是敬畏生命、不吝牺牲、恪尽职守、团结协作、以肉身与灾难博弈的人。

  精卫曲

  大灾突降时,每个人往往不是补天的女娲,而是填海的精卫。

  大雨如注,洪水肆虐,圩堤决口,在7月侵袭河南最极端的那场暴雨中,郑州市气象局党员干部李书岭和同事,一直奋战在抢险自救一线,堵决口、挖围墙、排积水……风雨最猛烈的时候,大院里已经水电全断,所有的业务靠地下一层配电室里的发电机维系。

  街道洪水倒灌!围困在大楼里的39名职工迅速集合。女职工负责观察水势上涨情况,警惕楼中渗水加剧;男职工分成两组,轮流把灌进地下一层的水往外排。

  一盆接一盆,一组又一组,但步步紧逼的水位线仿佛在“嘲笑”人类的天真。有一瞬间,李书岭忍不住在心里发出悲鸣:“可别下了吧!”他感觉到了无力,甚至是死亡的恐惧——在抱着被子,蹚着齐腰深的积水去堵烟道口时,那里的地面已被大水泡得松软,李书岭一脚踩空,瞬间只剩头和肩膀在外面。是同事们扑上去紧紧抓住他的手,才把他从坑里拉了出来。

  水还在上涨,但没有人停下。他们只是沉默地用盆舀、用桶接,沙袋不够了就上被子,堵住能堵的一切口子。

  最终,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他们守住了发电机,撑过了五天五夜。

  一天后,鹤壁市淇县气象局职工李瑞星感受到了像李书岭一样劫后余生的心情。断水断电,发电机“罢工”,只剩一台UPS(不间断电源)撑不了多久。李瑞星和同事康耀杰、门卫师傅关全喜一起,开着面包车去老乡家里借发电机。

  积水已经漫过路面,车辆像浮在水上的一叶扁舟。突然,前方水流一阵上涌,瞬间没过发动机,车彻底“趴窝”了。四下一片漆黑,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三人的不知所措很快被身后路人的车灯驱散。陌生人二话不说,帮他们把熄火的车推回路口,又将他们载回气象局。三人随即换了一辆底盘更高的车,辗转三个小时,在UPS撑到极限之前借回了发电机。“那时候想不到害怕,只想到电不能断。”李瑞星说。

  在郑州,在鹤壁,在新乡……身处一线的气象人,无一不这样奋不顾身,冒着瓢泼大雨去检修气象站,蹚着齐腰深的水来上班,忍着恐惧在水过腰时出门采购生活必需品。在郑州,市气象局里断水断电,还不忘打开大门让路过无处躲雨的人们暂时栖身,“保证每个人都有热水喝。”在巩义,甚至有人在被水冲走后抱着大树幸免于难,被救援队救下后,不顾满身划伤转身就投入对他人的救援中。

  支撑他们的有责任和使命,更有从他人身上汲取的暖意——当物业人员和院内居民拿着家里的被褥纷纷冒雨奔赴,当自己在没过胸口的积水里打了趔趄、被陌生人一把搀起,当被困得救后路人递上干净衣服和热饭热菜……

  天灾面前,微小的执着最终创造了奇迹——气象数据无错漏,人员皆平安,断水断电不断业务。

  河南气象人证明了,努力汇聚的萤火,也能照得一方天地敞亮。

7月20日,郑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冒雨维修自动站。图/张亚丽

  治水赋

  有时候雨真的不下了,反而才是鏖战的开始。

  7月23日,从19日开始“轰炸”卫辉的特大暴雨告一段落,卫辉市气象局的积水开始“让步”,在此驻守了8个日夜的“五朵金花”——徐梦雪、吉锦夷、丁海棠、张玉欣、王静晓,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8天以来,闹钟一小时一响,因为决策服务材料必须逐小时呈交。替下来的人就在床垫、椅子上甚至地板上靠一靠、趴一趴,但更多时候是回应随时响起的电话,电话那头可能是兄弟部门的需求,也可能是普通民众的求助。

  她们以为守住了,但23日下午,洪水杀了个“回马枪”。气象局院子里水位寸寸上涨,而此时卫辉县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丁海棠、吉锦夷、张玉欣三人的家就在本地,就在洪水围困之中。“一头是你的责任,一头是你的家人,两厢撕扯。”局长徐梦雪这样形容。有人躲起来偷偷抹眼泪,但在同事面前又死死地收住了慌张和不安的情绪。

  事实上,四人——包括辉县的家刚刚被淹的王静晓,本来都能回家看看的。从19日开始,徐梦雪就逐一问过大家的意见,直到洪水再次上涨的这一刻,所有人的答复仍然是:“你不走,我不走。”而徐梦雪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守着气象业务直到最后一刻。2018年调任卫辉市气象局局长时,前辈就告诉她,县气象局从1959年建立以来,风里雨里数据没有一刻中断,“数据,是业务的‘根’,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断!”

  她们真的守到了“不得不撤”的时刻。26日6时,徐梦雪和前来支援的新乡市气象局3名同事离开时,为了做好分洪准备,卫辉几乎成了空城。

  说不清是不甘还是不舍,这个刚刚30岁的年轻局长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守了11天的气象局。在这11天里,她们在洪水围困中,共发布重要天气报告4期、各类预警信号39期、服务材料60余期、预警短信2万余条,为政府防汛救灾、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卫辉气象“娘子军”身上,能看到太多熟悉的影子:暴雨来了,他们就守在会商室、业务平台、防汛抗旱指挥部等支撑防汛救灾的地方;蓬头垢面,双眼通红,没有条件梳洗,甚至不得不穿着睡衣值班;人人血管里恨不得流的是茶和咖啡,离开工作台走路都是飘的。

  从7月31日开始,疫情的阴霾逐渐笼罩河南。在疫情最为严重的郑州,有人往外走——一听所住的小区要封闭,背个小包就此住到了台里;有人往里进——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被划入高风险区域,为保证业务运行,7名职工二话不说就走进封闭区里。10天?20天?他们也数不清在台里住了多少天。家,成了闲暇时才能惦记的奢侈品。直到由于疫情防控实行“AB班”制度,有的人才终于回了今年7月的第一趟家,有的人则整个夏天就仅在家完整地睡过一晚。

  而他们拼死“护住”的业务,在这个汛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气象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新乡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黄立省说。气象部门对山区次生灾害和城市内涝的提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乡6支消防救援队和两支民间救援队派驻山区,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急派25名抢险队员、6辆应急救援排水车赶赴新乡进行防汛备战……早预警、早部署,为山区民众转移打出了提前量,也将新乡城区受内涝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避开大风天,我们提前一天启动了小滩坡蓄滞洪区。”鹤壁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常现顺说,这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更改,更涉及人员转移安置部署的变动。根据预报,7月31日可能出现雷暴大风强降雨天气,政府提前两天紧急部署小滩坡蓄滞洪区人员转移,一天一夜之间转移群众8万余人。7月31日19时至8月1日零时,正如预报的那样,雷雨大风突起,共有14个站点瞬时极大风速超过28.5米每秒。

巩义市气象局业务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图/文 李晓欢

  愚公辞

  “在此之前,500毫米真的是我们对河南过程雨量认知的极限。”河南省气象台台长王新敏说。

  早在7月14日,这次过程就已经被预报员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但具体能下多大?大家意见不一。王新敏一看到天气系统就紧张起来,又是她的“老对手”——低涡。

  2008年,也是7月的一场雨,由于对西南涡路径预报出现偏差,让包括王新敏在内的预报员没能及时锁定暴雨落区。第二年,她就申请了专项课题,从此和“涡”死磕上了。

  2013年,河南省气象局暴雨预报创新团队成立,向极端暴雨预报技术发起挑战。他们统计了河南有气象数据以来的20场极端暴雨后发现,低涡和远距离台风是两大主因。而7月17日至23日的这场雨中,两个“祸头”聚首,在异常偏北的副热带高压的推波助澜下,一旦产生持续性暴雨,“过程最大雨量在500毫米以上不是没有可能”。这也成为14日下午省气象台灾害性天气发布小组的最终结论,并随后呈交省委、省政府。

  从15日至17日,来自各方的质疑声从未断绝,但气象部门从未松口。“因为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一直存在。”王新敏说。暴雨、强对流创新预报团队的各项成果赋予了预报员底气,来自山东、江苏省气象台等兄弟单位也给出了具有相当指导意义的建议。

  但这个天气系统的路径太奇怪了,16日至19日绕着河南转了半圈几乎消失后,又突然在20日于郑州西边生出一个尺度极小的低涡并逐渐北移。这前所未见的系统,带来了整整6天的狂风暴雨,全省过程平均降水量达242.1毫米,鹤壁、郑州、新乡等地基本下完了平均一年的雨量,单点过程累计降水量最高达1122.6毫米。

  “我们原来不知道能下这么大,但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轮暴雨将进入极端天气案例库,成为未来研判雨情时新的参考坐标。

  气象人从每一次灾难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1975年河南“75·8”暴雨后,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专门针对北方暴雨的“北京会战”研讨会。第二年,来自北方14个省份的50余名科学家又在南京空军气象学院专门研究“75·8”暴雨成因。

  2021年“7·20”暴雨后,中国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谋划做好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短临预报的准确率和早期预警的时效性,完善极端天气的业务体系、服务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气象强国建设。河南省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递进式预报预警工作机制”河南模式,各地认真实践,郑州市市长牵头,气象局、应急管理局和市委宣传部共同组建应急发布群,打通了气象信息向媒体、校园、小区物业传播的通道,在8月19日、8月21日至22日的暴雨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抗击本次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认识更加深刻。”河南省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鹏祥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河南省气象局正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眼长远,加快科技创新,高质量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气象保障。

  征途纵有崎岖坎坷,但技术总在更新换代,薪火相传的气象人总在成长——无非是如愚公一般遇山开山,“何苦而不平”?

8月21日夜间,新郑市东郭寺区域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经市气象局业务人员迅速抢修,气象站数据传输恢复正常。图/文 梁亚辉

  (作者:叶奕宏 周爱春 王仁骁 李庆峰 责任编辑:张林)

上一篇:雷雨夹冰雹白昼如黑夜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下一篇:“雷击村”有了防雷小学